仪器仪表产品的行业现状

 仪器仪表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航天、汽车等行业。他们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者”,是军事的“战斗力”,是现代生活的“物化法官”,是中国制造业走向“中国智力创造”的关键和核心,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仪器仪表作为计量检测手段,是提高我国计量检测水平的最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近年来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趋势。工业规模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的国家。
虽然我国仪器仪表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存在基础研究薄弱、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低、以低端产品为主等问题。高端仪器仪表、核心部件等长期依赖进口。中国仪器仪表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逆差超过150亿美元。2018年和2019年,赤字连续两年超过200亿美元,成为机械制造业赤字最大的行业之一。

   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中心东移的背景下,面对2020年复杂多变的环境,特别是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持续影响,我国仪器仪表发展可能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出口预期将受到很大影响。由于中国将加强内部流通建设,内需将成为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新的基础设施也将促进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

    1.新的基础设施促进了仪器仪表的新技术。

    2020年3月以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基础设施是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集成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5G基础设施、UHV、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民生重点行业。

    仪器仪表及其核心部件作为通信测试、设备运维、智能传感和大数据采集的重要保障,将推动仪器仪表行业加快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开展测试要求、可靠性方法、通信传输、安全要求等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以满足新基础设施发展的需要。

    2.新需求催生仪器仪表新产业。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是信息与电信、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广智能制造、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等。将推动仪器仪表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结合“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和“互联网+”等国家政策和宏观经济需求,充分利用行业现有条件和基础,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智能制造、智能(数字化)工厂(车间)、智能城市、智能供水、智能燃气、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重点方向所需智能产品的产业化步伐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并形成新兴产业,逐步改变过程工业自动化与离散工业自动化、过程工业传感器与离散工业传感器、实验室仪器与在线科学仪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3.国内替代带来仪器仪表的新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核电、能源、石化等重点行业使用的仪器仪表以进口产品为主,而国内产品由于产品低端、可靠性和稳定性差,难以进入。虽然中国一直在推动本土化,但力度不够。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中美贸易摩擦和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背景下,中国以国家重点产业和国防建设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控性为契机,推进重点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力争基本形成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和重点应用领域自动控制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支撑能力,以及重大科技项目所需自动控制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支撑能力。从保证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国产化替代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将为国产仪器仪表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因此,国内仪器仪表“专、精、特、新”企业的好产品将抓住机遇,迎来新一轮发展。


20140228100142826.jpg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湖南爱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